噶瑪噶舉 堪布卡塔仁波切開示 —— 法友(上師)的重要

原文在噶舉人法集《虔誠與慈悲》出版

 

經編譯者同意,【噶瑪噶舉中國論壇:www.karmapa-chinabbs.com】編輯小組重新排版輸入,供養大家。

 

在這個開示中,我們要來談談法友的重要性。尤其我們要記住我們本具成佛的種子,而要喚起此等本質唯有依賴法友的協助。這點很重要,也是我們有一位法友的好處。

 

舉例來說,有一種特殊的語言根本不存在我們國家中,我們也不知道有誰會講那種語言。對我們而言,我們全然毫無所悉。在這種情況下,不懂並不表示我們不會講,只是由於沒有老師教,所以還未學到。所以它並不表示我們沒有這種才能。我們再取一個更清楚的例子來做說明。假設我們不會講藏語,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只是因為我們找不到老師教,或平常我們根本使用不到藏語的關系。但若現在我們到了西藏,旁邊都是講藏語的藏人。那麽就算之前我們對藏語完全不懂,如果精進學習的話,我們也會展現出在這方面的潛能。

 

同理,我們現在對證悟這事完全不懂,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我們還未碰到一位法友教導我們有關這方面的事。除此外,我們也缺乏這方面的修行和訓練,同時心裏充滿惑迷,所以導致至今我們仍未獲得開悟。但這種情況並不表示我們不具證悟的潛能或能力,就像前面我們所舉的例子一樣,不會講並不表示我們沒有能力學習。

 

倘若諸位不會講藏文的話,還不致於失落太多,因為諸位的語言(註:指英文)比較屬於國際性的。但反過來講,如果諸位不懂佛法的話,那麽失掉的就太多了。如果諸位不懂佛法,便不會了解為什麽每一個眾生,不管貧富、老幼都有痛苦。我們所感受到的沮喪、恐懼和不安全都來自於我們還未證悟所致。由於還未證悟的結果,所以我們遭受到許多不必要的痛苦。因此,我們一定要由痛苦中解脫,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位法友。沒有法友的指導,我們是無法進入佛法的。

 

"法友"這個名詞,事實上比它在外表上所顯現的意義還要深。一位所謂的"法友"必須具有幾個重要的特性。藏語裏的"Geway Shenhyen"雖被譯成"法友",或"心靈朋友""精神朋友",但若說為"益友或親戚"可能會更妥當。一個能教導我們行善積德,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人,對我們是非常有助益的,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指導我們有關這方面的東西。

 

此外,一位法友(“法友”之含義請參考註釋)不僅只要博學而已,他還要具有證悟的特質。如果一個人只是博學,而不具證悟特質的話,便像一位沒有臨床經驗的醫生一樣,而且也無藥可施用。這樣的人雖然十分飽學,但其實際上的經驗卻不足以幫助他人。同理,一位滿腹經論,但並不具實證的人是無法成為一位法友的。一位具格的法友必須二者兼備。縱然一個人已具備飽學和實證的條件,但若無慈悲的話,也依然是不夠的。這樣的人就像一位已歇業的醫生,雖然具備廣博的醫學知識和許多臨床經驗,但由於缺乏慈悲的關系,因此,他並不想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技術來幫助生病受苦的人。一個具足悲心,能無怨無倦教誨他人的人,才可以被認為是一位良善而有助益的朋友。

 

我們再談到上面這個詞語的字面翻譯,它使用了"朋友""親戚"這個字眼,主要是隱含一種自己與法友之間的緊密關系。這種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就像親戚兼朋友一樣,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此更親密的了。

 

一位法友必須兼具悲心的原因,正如之前我提過的,乃在於這樣他才能無怨無倦,不分貧富、男女、老幼、心甘情願的努力去做。這種無分別,加上永不厭倦的願意為他人犧牲的心,就是真正的慈悲心的定義。這種不感到厭疲的精神可與農夫相比。他們努力不懈的耕作,直到收成完畢。農夫整天不斷的工作,因為他知道假如松懈休息的話,食物就會壞掉。所以他情願努力工作,直到預期的結果出現。同理,一位真正慈悲的法友只會努力不倦的工作,從不會感到抱怨。他可以毫無分別的指導所有學子,直到他們都有成果出來。這樣一位具有所有這些特質的益友是非常稀少的。這樣的朋友對我們而言,乃是知識、智慧、以及證悟的泉源。

 

事實上,我們由過去至今已累積了無數惡業,而這些惡業則是造成我們不斷遭受痛苦的原因。法友可以幫助我們消除此種痛苦之流。在業障清凈後,我們的痛苦才會消失,而受我們惑迷之心所遮障的證悟便顯得更為重要了。沒有他的話,要談到證悟是不可能的。就像花沒有土地就不能往上生長一樣,而消除我們的煩惱業障,開展證悟功德的地基便是法友。

 

除了上述我所提到的這些特質,包括領悟、博學、實證和慈悲等以外,此位法友還必須要了知其自己的證悟之源。若不知此根源的話,那麽他的成就便相當危險。在西藏,就像全世界許多其他地方一樣,都有人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開悟的方法,並且依此自創的法門而修。不過他們所發展出來的東西並不夠,因為那些完全是依於知性上的了解,而非經由真實的了悟所產生的東西。他們也許可以愚弄許多人,讓他們深信這些就是真實的法道。但就此而言,它並沒有真實而具體的基礎。

 

這就像一個非常聰明、點子很多、但卻從未出過國的人一樣。他可能自創一種語言,並宣稱此種語言就是某個國家的語言。他也許可以使一些人相信,但等他到那個國家之後,便會發現那裏的語言和他所自創的語言之間,一點也沒有關系。

 

在中國漢地及西藏和印度等地區的佛教均源自於釋迦牟尼佛。只要我們是跟隨這樣的傳承,那麽它便很安全,因為它的修行法門有基礎和根源,是經過證實的。要知道我們的法友是誰時,那麽去了解他所追隨的傳承便很重要。如果他沒有傳承的話,我們的證覺之道便很晦黯。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父母、祖父母等,追溯自己過去的傳承或族系。沒有過去這些人,便沒有今日的我們。一個沒有過去背景而能存在的人是一個奇跡,或根本就是一個機器人。所以作為一個真正的人,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追溯自己過去的歷史,而作為一位真正的法友,他也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傳承。

 

不過只有看到此位法友的傳承還不夠,因為他還必須具足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博學、實證和真正慈悲等的特質。一旦我們找到這樣的一位法友時,便要緊抓住不放。不要想:"雖然我已經找到一個了,但也許很快我又會再找到另外一個。" 不要碰運氣,因為具格的法友是非常稀少的。

 

法友可真正使我們與世間許多證悟的成就者結上法緣。沒有法友的話,我們是無法遇到這些成就者的。因此,作為一個學子,我們有責任去尋找一位法友。而一旦找到後,我們一定從他那兒學習所有的知識和智慧。不要認為法友是理所當然應該教導我們的,我們應該努力去了解他所說的,並且專心聆聽他在修行上所給予我們指導的每一句話。縱使修行很不容易,我們也要去了解它的意義,細思每一句話,然後應用在實修上,以獲得證語的成就。

 

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一位真正的法友本身應該具備博學和實證,並且十分慈悲,願意很有耐心的教導我們。而我們也應該吃苦耐勞,克服修行上的困難,並將修行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在我們這個世間,有許多人雖然講得很好聽,看起來也很聰明,但並非真正的法友。因此,我們要確定自己所找的法友是真實的,而不為甜言和恭維所惑。我們可以用以下的例子來說明一位真實的法友,和一位不具傳承而自創法道的人,其言教之間的差別何在。火的本質,否認它是大火或小火,都會燃燒並且產生暖熱。但一團畫在墻上的火則既不會燃燒,也不會產生暖熱的感覺--雖然它看起來也像真的一樣。不管火畫得再漂亮,但事實就是這樣。法友的話蘊藏著溫暖,並且有些份量,但恭維的話則不具份量,而且也沒有溫暖的感覺。我們可以檢視自己法友所說的話,看看這些話是否令人感到溫暖,是否對我們的心性有所助益。這是確定一位法友是否真實的方法。

此外,我們也不能用表相來判定一位法友是否真實。真正的益友具有所有這些我曾提到的功德和特質,但他們也可能做種種不同的示現。他們不一定是有錢人,因為乞丐也可能是我們的法友;他們不一定全是男性,因為女性也可以是我們的法友;他們不一定全都長得很好看,因為有些法友確實其貌不揚。外表、財富、性別並不重要,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修證,而這一點則可以顯現在以上的任何一種情況當中。

 

作為一個凡夫,我們很難去判別誰已證悟,而誰則還未。因此,問題便在於,我們要如何去分別誰是真正的法友,而誰則不是;我們要如何能知道誰有修證,而誰又沒有呢?由於我們還未證悟,無法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因此,我們必須用邏輯去思考它。就這方面來說,在一開始當我們要與一位法友建立起法緣時,我們必須在領受教法、灌頂之前先檢視他,就像我們在買金子時,一定要先檢視它是否為純金一樣。純金縱使埋在地下多年,或分割成許多碎片,它也依舊是純金。

 

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檢視法友的言行舉止。當時間消逝後,他的心是否依舊保持得非常平穩?如果這位法友真的想奉獻自己、帶領一切眾生到達解脫之境的話,那麽我們可以反復觀察一段時間,然後再請他當為我們的法友。

佛陀本身要他的弟子以這樣的方式來檢視老師。他說,有時我們並不一定非要親眼直接看到什麽,才能知道它是否純或不純。佛舉了一個火的例子來做說明。那就是當我們看到空中有煙時,便知道有人在山谷裏生火;我們並不需要直接看到火才能相信。同理,當我們看到水鳥在空中飛時,便知道附近一定有小湖或水源;我們並不一定非要親眼看到水才能確定。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去了解。同樣的,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心中充滿慈悲、柔和時,便能確定這個人是否為一位真正的法友。

 

一旦我們確定他是一位真正的法友時,接著便是我們的責任了,我們要就他所教給我們的東西努力實修。在這時,我們就不要再去想自己所找別的法友是否合適,反而要開始關心自己所扮演的學子的角色是否盡責,是否了解教義,是否努力實修。倘若我們由自己的法友那裏聽了一天的法,然後第二天就忘光了,那就表示我們根本不珍惜法友所為我們付出的心力。這就像用一個泡茶的濾網,而非茶杯去裝水一樣。當水一倒下去時,它馬上就流到地上了,根本解不了我們的渴。

 

要了解我們對法友所負的責任,並遵循他的教示,認真修行他所傳與我們的教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只在法友前面虛晃一下,那麽這並不會對我們有什麽實質上的利益,我們還是必須實修他所教導我們的東西才行,而這需要花一點時間。我們的修行會慢慢進步,不要期待隔天早上醒來就已開悟。它就像我們要從一個滿水的瓶子把水倒進一個空瓶一樣,必須花一點時間慢慢倒。同理,若想獲得開悟,我們需要采取漸近的方式,步步為營,努力修行才是。以上我們簡短的講到了法友的意義和特質,以及如何尋找一位法友,而一旦找到後,我們又要如何將法友所教導我們的東西有效的溶入在日常生活當中。

 

 

今晚我們就講到此為止。我們沒有道理要講一整個晚上,因為言語的數量並不重要。現在最重要的是,諸位若有問題的話可以提出來,這樣心中才不會有疑惑,也才會增長了解。

 

 

問答錄

 

法友與一位學子之間的關系是否為平等的?或他比較高?

 

就證量上來講的話,法友的層次絕對是比較高的。就某種方面來說,我們有某些東西必須向他學習。法友的意義就是一個教導我們善行的人,而此點則恰巧為我們所不熟悉的。有時由於他的證量,甚至比我們還更謙虛。一位法友可能看起來讓人覺得好像什麽都不懂的樣子,但我們千萬不要被他謙卑的外表所愚弄了。

 

(一九九〇年一月十六日講於美國新墨西哥州)

 

註釋:

 

依卓千波洛仁波切在"佛子行三十七頌"中所做的導讀,善知識依經教而言指的是法友,而依密乘的話,它指的正是我們的上師。通常我們有四種法友(上師),各以凡夫身,或登地菩薩、或化身佛、或報身佛的身相顯現。 "大乘莊嚴經" 說:"一位圓滿的菩薩上師有廣大的智慧,能為眾生解惑除迷,是值得信賴的。他們可以清楚的告訴我們何者會招致煩惱惡業,而何者則可為我們帶來完全的清凈。"

 

編輯小組錄入:玄靈格格 校對:菩提法燈

 

轉載請註明:【噶瑪噶舉中國論壇:www.karmapa-china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