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寺 (節選自福德海

(圖片來源:噶瑪噶舉中國論壇)

噶瑪寺全名為“噶瑪丹薩寺”,在昌都地區之昌都縣境內,位於縣駐地以北的嘎瑪鄉。噶瑪寺是由第一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杜松虔巴始建於1184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噶瑪噶舉派的教名也因噶瑪寺寺名演變而約定俗成﹐它是早期噶瑪噶舉派宗教和政治的活動中心。噶瑪寺在歷史上影響深遠﹐其建築別具一格﹐文物古跡眾多﹐是康區著名的古剎之一﹐對後期噶瑪噶舉派的形成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第二世噶瑪活佛噶瑪巴希時代﹐噶瑪噶舉派在康區形成了很大勢力。
公元1187年噶瑪噶舉派的又一重要寺院楚布寺建立﹐宗教和政治中心隨之轉移到衛藏的楚布寺﹐昌都地區的噶瑪祖寺逐漸趨於衰落。但作為祖寺﹐在宗教上還有重要的象徵意義。據說噶瑪巴每次轉世坐床前﹐象徵噶瑪派宗教和政治地位的黑色金邊帽應在噶瑪寺舉行象徵性戴帽儀式。

按當地傳說,噶瑪·堆松欽巴初到此地時,首先從山頂看到建寺地基附近的“俄東塘”有上千名仙女翩翩起舞的動人場面。後來“俄東塘”成為噶瑪寺歷代活佛講經的道場。此地當時已有一個叫“澤巴”的家族,噶瑪·堆松欽巴找到澤巴家後請求讓他在此地修行,澤巴家不僅答應,並允許噶瑪·堆松欽巴在此地建寺院。堆松欽巴修築的第一座佛殿叫“喇嘛拉康”,此外還建有三座佛殿。到噶瑪巴希時,開始修建噶瑪寺的大佛殿。噶瑪寺的整體建築以大佛殿作為主體,大佛殿有150柱的建築面積,圍繞著佛殿建了歷代噶瑪巴活佛的臥室、強巴佛殿,以及八邦司徒活佛臥室等作為配殿,大經堂正門掛著藏漢兩種文字刻寫的門匾,內容是:“大明皇帝迎請如來大寶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室樓”。經堂均用石塊砌成墻,墻面整齊無縫。大經堂的屋頂中央立有銅質法輪,兩邊為孔雀,據說這種經堂頂飾只有噶瑪寺和德格印經院兩處,具有特殊的宗教象征意義。由於噶瑪寺建寺時間早,佛殿內的壁畫形成也相對較早,壁畫的色彩、線條、人物造型堪與布達拉宮和薩迦寺壁畫媲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經堂內殿有一個叫“喇嘛拉康”的小殿,是噶瑪·堆松欽巴時建的早期殿堂,墻面畫有整個噶舉派的諸大師和噶瑪噶舉派的歷代活佛,噶瑪寺的大殿為單檐歇山形式,屋頂覆蓋琉璃瓦。屋檐正中是藏族工匠設計建造的“波森格巴登”(獅爪型飛檐);左邊為漢族工匠的“甲卻森哲得”(龍須型飛檐);右邊為納西族工匠建造的“羌隆欽納得”(象鼻型飛檐)。大殿內一尊17米的彌勒佛,是目前昌都地區唯一保留下來的最大的泥塑像。體現了漢、藏、納西三個民族工匠智慧的結晶。

寺院外面的右上角有三座高大的泥石結構佛塔,中間是噶瑪·堆松欽巴的舍利塔,右邊是八邦司徒卓格日欽的“察察”塔,左邊是堆松欽巴的得意門生克巴旺格多傑的靈塔。塔的旁邊還有一座靈塔殿,俗稱無柱殿,殿內供有噶瑪巴希的佛牙,墻面上方畫有歷代噶瑪活佛的像,下方畫有八邦寺歷代司徒活佛的像,其中司徒畫像中有漢族使臣到過噶瑪寺的歷史畫面。

該寺興盛時期常住僧眾一千餘人。第二世噶瑪巴時期,元朝中央曾賜給扎西、昂曲上、下游十余處溪卡為寺院香火和僧眾供養;明朝永樂皇帝又增至金少江上、下游一帶為噶瑪寺所轄。
 
噶瑪寺藏有大量的文物珍品,其中最為珍貴的有:“皇帝萬歲牌”,是明成祖所賜的木雕盤龍牌位,為該寺晨暮對皇帝朝賀之用:“大寶法王印”:為明朝永樂五年(1407)明成祖賜給第五世噶瑪巴“領天下釋教”的最高宗教地位的印信。該印雙龍盤紐、光潔質白,為王印中的上品。此外,寺內還藏有大量的明、清時期中央皇帝所賜的瓷器和一百多尊鎏金銅像,以及藏文的《甘珠爾》、《丹珠爾》大藏經。
 
噶瑪寺作為噶舉教派的一座古老寺院﹐注重學經和修行相結合。僧人進寺後主要伴隨著戒律階梯的晉昇進入高僧行列。剛入寺的出家者叫“班德”﹐要想進入“格院”的行列﹐必須閉關修行三年三月三天﹐然後才有機會晉陞為堪布等寺院的高級執事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