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千──噶瑪巴大營地------節選自噶瑪巴九百年籌備委員會

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大半生的時間都與嘎千(大營地)一起踏遍西藏各地,同時講授佛法、撰寫著作和引導弟子。

唐卡細部:藏東八蚌寺第八世噶瑪巴唐卡(上圖)中所描繪的噶美嘎千(噶瑪巴大營地)。

三百年來,歷代的噶瑪巴在西藏寬廣遼闊的土地上自由無礙地遷移,隨行的是一個極大的流動修持團體,也就是所謂的「噶美嘎千」(Karme Garchen,噶瑪巴大營地)。雖然這行人一路上確實會前往噶瑪噶舉的主座寺院,不過從第四世到第九世的噶瑪巴,他們成年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遷移當中度過,前往任何他們認為有機會利益眾生的地方。

這個獨特的嘎千傳統,讓噶瑪巴能夠隨心所欲地遷移或停留,當環境條件適宜時,就把營地搭建起來,當因緣不適合時,就繼續遷往他處。但是嘎千不像一般的營地那樣,關鍵性的因素並不是紮營的地點對營地有什麼好處,而是這個營地對這個地方能提供什麼貢獻。以嘎千來說,它是一個絕佳的方法,能有效地將佛法傳衍到最有接受力的地方。事實上,嘎千重現了佛陀在北印度以遊方托缽化緣來弘揚佛法的方式,只不過嘎千是為人口稀少的西藏高原而採行這樣的做法。

在跟隨傳承尊勝的領導者法王噶瑪巴一起旅行時,營地的成員在旅途中仍然繼續進行密集的學習和修持。在最顛峰的時期,嘎千中有一所完整的佛學院(藏文:shedra)以及一所密續的學院。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個別的閉關者(藏文:chog dra)在進行密集的禪修修持,這些人就在自己的單人帳篷中閉關。最高峰時,嘎千中有高達五百位這樣的移居閉關者。同時,許多噶瑪巴在這段期間著作的哲理思想論著和禪修指引,是在嘎千營區中完成的。

仰仗著西藏根深蒂固的游牧傳統,營隊攜帶所有的必須物品走過西藏的山谷、越過高山隘口。即使在法王噶瑪巴被請至當地的寺院居住時,嘎千營地也可以在這座寺院附近紮營,不會給接待噶瑪巴的主人帶來過多的負擔。

整個營地的可移動性和它自給自足的能力,也讓它有高度的彈性和機動性。從創立噶舉大祈願法會的第七世噶瑪巴時代開始,舉辦噶舉祈願法會的地點並不是在任何固定的地方(如現今是於菩提迦耶舉行),而是看應該舉行法會的日期來臨時,當時嘎千在何處紮營,就在何處舉行法會。

然而,嘎千並非只是一座四處移動的巨大寺院,它本身有一套自己的文化。每一個加入嘎千的人,就算只是在其中擔任門房的工作,都必須要完成某種最低限度的修持,例如累積某個特定咒語的念誦次數。擴大範圍來談,嘎千以其嚴格遵守戒律而聞名,營地當中有一組三十人次的全職糾察師在強力執行監督的工作。

讓人幾乎難以置信的是:嘎千竟然抗拒得了對肉食的依賴,那是乾燥西藏高原的游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創立嘎千的第四世噶瑪巴起,一直到親睹嘎千被蒙古武力摧毀的第十世噶瑪巴時期為止,在嘎千裡是完全素食的。三百年來,甚至連把肉帶到營區的範圍內都是嚴格禁止的,這為嘎千贏得了「白湯佛法」的稱號,其中的「白」指的就是沒有肉製品。

以在嘎千中創作的藝術作品來看,嘎千顯然為無限的想像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氛圍。一般而言,噶瑪噶舉傳承已經十分重視藝術創作,但是嘎千又特別為創作的產出提供了豐沃的土壤。營地中顯然還設有移動式的藝術家工作室,西藏繪畫的三大流派之一就是在嘎千中興起,這個畫派就稱為噶瑪嘎孜派(Karma Gardri,噶瑪巴營地派)。

蓬勃發展的三個世紀裡,在產出藝術、學術,和最重要的心靈領悟上,嘎千成為一個充滿生機而成果豐碩的地方。它獨特的形式深深地紮根於佛教達波噶舉傳承的教法,結合了增長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噶當派口訣指引,以及透過大手印修持而生起的清新自然任運。

嘎千是由第四世噶瑪巴若佩多傑(Rolpe Dorje)於西元十四世紀時所創。當跟隨噶瑪巴的人數越來越多,隨行者從一地遷移至另一地變得越來越難運作時,若佩多傑想到了將跟隨者組織成一個系統化營地的想法。到了第七世噶瑪巴確扎嘉措(Chödrak Gyatso)時,嘎千到達了最顛峰。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Mikyö Dorje)則將當時人數已達數千的規模,調整到比較容易掌握的範圍。到西元十七世紀第十世噶瑪巴的時期,營地受到蒙古武裝軍隊的攻擊,住民遭到屠殺。第十世噶瑪巴只好設法逃生,飛向不為人知的地方。在嘎千如此被摧毀後,後繼的噶瑪巴就大多留在住錫地楚布寺。

從第一世噶瑪巴開創了西藏轉世傳承的制度,到今天透過網路直播的方式來傳揚佛法,每當現存的方式不足時,噶瑪巴總是能找到新的方法來和他們的弟子產生連結,照護他們的弟子。數百年來,嘎千對噶瑪巴而言是一個很理想的方法,無論弟子們身在何處,嘎千讓噶瑪巴能夠接近弟子,並且讓噶瑪巴得以擴展他們事業的範圍,超越任何出現在眼前的新界限。不受地理的限制,嘎千是噶瑪巴無限利生事業最典型功德的完美示現。


本文改寫自《噶瑪巴九百年》(2010年,噶瑪巴九百年籌備委員會出版)

(来源:www.karmapa900.org/chinese/contributions_garchen.html )